欢迎您访问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院务之窗>>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正文

南方都市报:广州南沙法院和深圳、珠海2家法院签约,当事人可就近立案

发布时间:2023-07-10 17:03:09  稿件来源: 作者:

2023.04.26

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广州南沙法院和深圳、珠海2家法院签约,当事人可就近立案

南都讯 记者赵青 实习生马鑫宇 通讯员王君   425日上午,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法院”)与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在广州南沙共同签署《关于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联签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当天,南沙法院还发布了《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18-2022年)》,公布了近五年来南沙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相关工作情况及十个典型案例,并现场宣判一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

促进三地知识产权审判裁判尺度统一

据了解,此次签约由南沙法院发起,《协议》从审判资源协同、多元解纷协同、数据调研协同、业务培训协同、信息沟通及示范建设六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跨区域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机制。

在案件的跨域办理方面,《协议》明确,三地法院对于三地之间具有跨域性质的知识产权案件,在委托送达、证据保全、调查取证、技术勘验、异地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审判资源共享。

建立类案研讨平台,定期通报相关案件审理情况,针对重点问题共同研讨裁判标准,完善裁判规则,促进三地知识产权审判裁判尺度统一。

在多元解纷方面,依据《协议》,三地法院强化各自区域内非诉纠纷解决渠道的建设与联通,汇聚行政职能部门、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业协会等多元解纷合力,构建协同解纷大格局。加强跨域诉前调解、先行调解有关环节的衔接配合,提升跨域多元解纷实效。

在创新示范建设方面,根据《协议》,三地法院将聚焦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等强化产业创新司法保护,完善重大信息、重要成果、典型案例联合发布机制,增强各类主体依法保护创新成果能力。

当事人可选就近协议法院立案、开庭

《协议》还提出,积极推进跨区域知识产权远程诉讼机制建设,加强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应用合作,推动跨域信息数据互联互通。

同时,三地法院还进一步深化诉讼服务及多元解纷协同发展模式。包括持续推行跨域立案、跨域庭审,在三地法院各自的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自贸区跨域服务专窗,当事人可选择就近的协议法院进行立案和庭审,便利三地当事人参与诉讼、降低诉讼成本。

持续共享港澳特邀调解员及专家咨询委员名册,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将案件委托于共享名册中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三地法院可根据就近与便利原则,将案件调解地点选在任一协议法院,也可通过任一个协议法院线上调解平台进行连线调解,实现线上线下“一网解纷”,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五年收案标的额达21.24亿元

当天,南沙法院还发布了《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2018-2022年)》。白皮书显示,近五年来,南沙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快,诉讼标的额明显提升。

2018-2022年,南沙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6140件、审结25592件,同比分别增长644.09%647.65%;新收案件年均增幅达80.44%

从收案类型看,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是侵害著作权案件22167件,其次是侵害商标权案件2715件,再次是特许经营合同案件759件,不正当竞争案件321件,技术合同案件114件以及其他合同类案件64件。

从标的额看,近五年来总体收案标的额达21.24亿元,同比增长650.53%

此外,各种新类型案件的不断涌现也是近五年南沙知识产权纠纷呈现的主要特征之一。

知识产权跨域保护问题值得重视

白皮书指出,除了常见的著作权、商标侵权纠纷类以外,南沙法院陆续受理各类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如涉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平台竞价排名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规避直播平台人脸识别身份认证不正当竞争纠纷,涉抖音、微信平台批量控评软件纠纷,涉脉脉平台用户信息数据扒取等不正当竞争案件。

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行业竞争加剧,相关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秩序受到冲击,互联网行业创新领域也开始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的高发区,涉数据行业纠纷,如违规交易账号、数据库数据权益保护等非典型性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开始出现。

白皮书还显示,南沙法院2018-2022年新收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较同期增加294.29%

南沙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侵权行为人利用在境外注册与知名商标相同名称企业的方式,对境内知名品牌实施侵权行为,侵权手段更加隐蔽,知识产权跨域保护问题值得重视。

原文链接: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426789647.html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