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院务之窗>>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正文

人民法院报:电子证据来了,法院如何采信

发布时间:2018-07-22 16:13:04  稿件来源: 作者:admin

人民法院报

 2018年7月22日第二版

                                                                                                                                                                                                     

 

电子证据来了,法院如何采信

徐建辉

     发布《规程》,对互联网电子数据在法庭上的举证、认证等应用做出明确规范,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应势之举。

    7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互联网电子数据举证、认证规程(试行)》(简称《规程》),这意味着在民商事诉讼中,广东法院系统首次出台规程来对电子证据包括微信、QQ 聊天记录等作了详尽规定。

    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人们的很多活动与沟通,甚至是一些重要的交易与洽谈都是通过网上和各种社交应用来进行的。很多时候一则短信、一条微信、一个QQ消息,或是一封电子邮件,甚至是一次支付宝、网上银行的支付、转账记录,都有可能成为支撑诉求的关键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诉讼自然也没有理由拒绝、忽视电子证据的采信与应用。

    仅以南沙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该院受理涉电子证据的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标的额逐年上升。据了解,在该院,2015年和2016年受理的商事案件涉及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数量为39件和44件,只占同期受理案件总数的约5%;而2017年此类案件数量已经大幅攀升至为101件,翻了一番还不止;到了2018年,仅上半年此类案件数量便达98件。这一变化趋势在合同类纠纷案件中表现更加突出,电子证据案件所占比例更高,达到了21%,且案件数量增长态势明显。

    因此南沙法院发布《规程》,对互联网电子数据在法庭上的举证、认证等应用做出明确规范,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应势之举。这不仅是由于涉电子证据案件持续增多,也是因为电子证据不同于过去那些 “书面”“原件”“文书”等证据,如果不相应地对那些传统证据规则根据电子证据的特点规律进行改进、发展与完善,提高电子证据的诉讼应用效率,必将影响和限制电子数据的采信,不利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任何证据的采信也必须是审慎而缜密的,电子证据当然也不例外。虚拟电子资料可能比传统实物证据资料更易造假,因此必须慎之又慎。《规程》的制定与发布,正是为了对日益增多的电子证据资料进行严格规范,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且真实可信,能够作为审判的有力证据。

    总之,电子证据必须真实完整且通过规范举证才有证明力和诉讼价值。《规程》的出台,对双方当事人都是一种指引和保护,也有助于社交媒体时代诉讼效能的提升和法律精神的贯彻及公平正义的彰显。

原文链接: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8-07/22/content_141510.htm?div=-1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