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司法改革>>要闻及动态>>正文

广州日报:南沙法院发布信用卡及消费类贷款纠纷案审判白皮书网贷借款人呈年轻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4-04-01 11:44:00  稿件来源: 作者:

2024.03.29:广州日报.jpg


2024.03.29

广州日报 A9


南沙法院发布信用卡及消费类贷款纠纷案审判白皮书

网贷借款人呈年轻化趋势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王君)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发布信用卡及消费类贷款纠纷案件(以下简称“两类业务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梳理近四年来该院信用卡及消费类贷款纠纷案件审理基本情况。

记者了解到,每年新收“两类业务纠纷案件”相对集中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且借款人存在年轻化趋势。法院表示,在审理以学生为被告的“两类业务纠纷案件”中坚持审慎处理原则,力促通过调解方式结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学生群体未来发展影响。

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南沙法院新收信用卡纠纷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消费金融案件共计58570件,审结58417件。

从案件标的来看,2020年至2023年期间,该类型新收案件标的总金额约41.96亿元。其中,起诉标的金额在3万元以下的案件约占26.54%,3万元至10万元的案件约占58.43%。

从结案方式来看,判决是该类纠纷主要的结案方式,但调解、撤诉的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白皮书认为,近年来传统消费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快速催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新业态,金融机构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线上授信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开展业务,相应的纠纷数量也随之猛增。

据白皮书披露,每年新收“两类业务纠纷案件”相对集中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借款人存在年轻化趋势。据统计,95后借款人作为被告案件屡见不鲜,分析原因,该部分群体往往工作不稳定、对社会经济突发情况抵御力较低。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借款人受到信用惩戒后,其就业及收入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白皮书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虚拟性、便捷性、普惠性等特征,借款人分布全国各地,其住所地与金融机构所在地大多无直接关联。借款人逾期还款产生违约时,为躲避债务而失联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在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案件中,由于联系不上被告而采取公告送达的案件数量占比接近60%,缺席审判率也较高。

原文链接:

https://gzdaily.dayoo.com/pc/html/2024-03/29/content_874_854000.htm


【打印】 【关闭】